网络模型——四种常见网络IO模型


网络IO模型一共介绍以下四种: 同步阻塞IO、同步非阻塞IO、IO多路复用和异步IO。

1.IO读写原理

文件的读写还是socket读写,在Java应用层开发,都是input或者output处理

用户程序进行IO操作,依赖于底层的IO实现,主要是**底层的 read&write两大系统调用:**

  • read系统调用指的是将数据从内核缓冲区复制到进程缓冲区
  • write系统调用指的是把数据从进程缓冲区复制到内核缓冲区

这也就是说,上层程序的IO操作,实际上不是物理设备的级别的读写,而是缓存的复制。

1.1 内核缓冲区和进程缓存区

1.1.1 用户进程和操作系统

用户进程(N) -> 处于用户态(用户空间)
系统空间 -> 内核态

在用户态需要访问系统资源,借助于内核态,系统资源主要有:

  • 1)cpu:控制一个程序的执行
  • 2)输入输出:一切都是流,所有流都是需要借助内核态
  • 3)进程管理:进程创建、销毁、阻塞、唤醒之间的调度
  • 4)内存:内存的申请、释放
  • 5)进程间通信:进程之间不能够相互访问内存,所以进程之间的交互需要通信,通信也是一种资源

以上所提到的系统资源,在用户进程中是无法被直接访问的,只有通过操作系统来访问,所以把操作系统访问这些资源的这一功能称之为系统调用

1.1.2 缓冲区的目的

为了减少频繁的系统IO调用

系统调用需要从用户态切换到内核态,切换之后保存用户进程的数据状态等信息,结束调用之后需要回复之前的信息为了减少这种损耗的时间,还有损耗性能的时间, 所以出现了缓冲区

有了缓冲区,操作系统使用read函数内核缓冲区复制到进程缓冲区write函数进程缓冲区复制到内核缓冲区,只有缓冲区中的数据达到一定的量再IO的系统,提升性能.

用户程序的IO操作,大部分情况下,并没有进行实际的IO操作,而是进程缓冲区和内核缓冲区之间直接进行数据交换

1.2 Java读写IO底层流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是在Java服务器端,完成一个Socket请求和详情,完整的流程如下:

  • 客户端请求:Linux通过网卡读取客户端请求数据,将数据读到内核缓冲区
  • 获取请求数据:Java服务器通过read系统调用,从linux内核缓冲区读取数据,在送入Java进程缓冲区
  • 服务端业务处理:Java服务器在自己的用户空间中处理客户端的请求。
  • 服务端返回数据:Java服务器完成处理后,构建好响应数据,将这些数据从用户缓冲区写入内核缓冲区。这里用到write系统调用
  • 发送给客户端:Linux内核通过网络IO,将内核缓冲区中的数据写入网卡,网卡底层通信协议,会将数据发送给目标客户端。

2.四种主要的IO模型

2.1 基本概念

2.1.1 阻塞与非阻塞

  • 阻塞IO:需要内核IO操作彻底完成之后,才返回到用户空间,执行用户的操作

  • 非阻塞IO:不需要等待内核IO操作彻底完成之后,才返回到用户空间

  • 阻塞/非阻塞指的是用户空间程序的执行状态

    换句话说就是

  • 阻塞:用户空间(调用线程)死等内核IO,这期间什么都不干。

  • 非阻塞:用户空间(调用线程)拿到内核返回的状态就直接返回自己的空间,IO操作可以干就干,不可以干就去干别的事情。

2.1.2 同步与异步

  • 同步IO:用户空间线程和内核空间线程的交互,用户空间线程是主动发起IO请求的一方,内核空间是被动接收的一方
  • 异步IO:与上面刚好相反,内核空间是主动发起IO请求的一方,用户空间的线程是被动接受方。

2.1.3 四种IO模型

  • 同步阻塞IO(Blocking IO)
  • 同步非阻塞IO(Non-Blocking IO)
  • IO多路复用(IO Multiplexing)
  • 异步IO(Asynchronous IO)

2.2 同步阻塞IO(Blocking IO)

在同步阻塞IO模型中,程序用IO调用开始,直到系统调用返回,在这段时间内,进程是阻塞。直到返回成功后,应用程序开始处理用户空间的缓存区数据.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 等待数据就绪:网络IO就是等待远端数据陆续到达磁盘IO就是等到磁盘数据从磁盘读取到内核缓冲区
  • 数据复制: 用户空间的程序没有权限直接读取内核缓冲区的数据(操作系统处于安全的考虑),因此内核与需要把内核缓冲区的数据复制一份到进程缓冲区

同步阻塞IO模型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阻塞IO的特点是:在内核进行IO执行的两个阶段用户线程都被阻塞了。

2.3 同步非阻塞IO(None Blocking IO)

将Socket设置为non-blocking,当前连接就变成了非阻塞IO。使用非阻塞模式的IO读写,叫做同步非阻塞IO(None Blocking IO),简称NIO模型

同步非阻塞IO模型中,会出现下面几种情况:

  • 内核缓冲区没有数据的情况下,系统调用会立即返回,返回一个调用失败的信息。这样请求就不会阻塞
  • 用户线程需要不断的发起IO系统调用测试内核数据是否准备好。
  • 内核缓冲区有数据的情况下,是阻塞的。直到内核缓冲区的数据全部复制到进程缓冲区,系统调用成功。

同步非阻塞IO模型如下图所示: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同步非阻塞IO特点:程序需要不断的进行IO系统调用轮询数据是否准备好,如果没有准备好,就继续轮询

2.4 IO多路复用模型(IO Multiplexing)

在IO多路复用模型中,引入了一种新的系统调用select/epoll,查询IO的就绪状态。通过该系统调用可以监视多个文件描述符,一旦某个描述符就绪(一般是内核缓存区可读/可写),内核能够将就绪的状态返回给应用程序。随后,应用程序根据就绪的状态,进行相应的IO系统调用。

在IO多路复用模型中通过select/epoll系统调用,单个应用程序的线程,可以不断轮询成百上千的socket连接当某个或者某些socket网络连接有IO就绪的状态,就返回对应的可以执行的读写操作

IO多路复用模型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O多路复用模型的特点:IO多路复用模型涉及两种系统调用,一种是就绪查询(select/epoll),一种是IO操作。

多路复用IO也需要轮询。负责就绪状态查询系统调用的线程,需要不断的进行select/epoll轮询,查找出达到IO操作就绪的socket连接

2.5 异步IO模型(Asynchronous IO)

异步IO模型(Asynchronous IO)简称AIO,其基本流程为:用户线程通过系统调用,向内核注册某个IO操作。内核在整个IO操作(包括数据准备、数据复制)完成后,通知用户程序,执行后续的业务操作。

在异步IO模型中,整个内核的数据处理过程中,包括内核将数据从网络物理设备(网卡)读取到内核缓存区、将内核缓冲区的数据复制到用户缓冲区,用户程序都不需要阻塞

异步IO模型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异步IO模型的特点:在内核等待数据复制数据的两个阶段,用户线程都不是阻塞的。当内核的IO操作(等待数据和复制数据)全部完成后,内核会通知应用程序读数据

3. 四种IO模型的优缺点

3.1 同步阻塞IO

  • 优点:程序开发简单;在阻塞等待数据期间,用户线程挂起,不占用CPU资源
  • 缺点一个线程维护一个IO流的读写,在高并发应用场景下,需要大量的线程来维护大量的网络连接,内存、线程切换开销会十分巨大,BIO模型在高并发场景下是不可用的

3.2 同步非阻塞IO

  • 优点:内核缓冲区没有数据的情况下,发起的系统调用不会阻塞,用户程序不会阻塞,实时性较好。
  • 缺点:需要不断地重复地发起IO调用,这种不断轮询,不断询问内核的方式,会占用CPU大量的时间,资源利用率比较低;在内核缓冲区有数据的情况下,也是阻塞的。NIO模型在高并发场景下是不可用的

3.3 IO多路复用

  • 优点select/epoll可以同时处理成百上千的连接,与之前的一个线程维护一个连接相比,IO多路复用则不需要创建线程,也就不需要维护,从而减少系统开销.
  • 缺点select/epoll系统调用,属于阻塞的模式。读写事件就绪之后,用户自己进行读写,这个读写过程也是阻塞的

3.4 异步IO

  • 优点内核等待数据和复制数据的两个阶段,用户线程都不是阻塞的
  • 缺点:需要事件的注册,就需要操作系统。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5075135/article/details/114759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