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数据模型

1.现实世界客观对象的抽象过程   

继上篇文章,接下是关于数据模型的学习,现实世界中客观对象的抽象过程为:现实世界----<1>--->(认识抽象)概念模型----<2>--->(转换)数据模型---<3>---->(转换)物理模型。


    <1>步骤是由数据库设计人员完成的;<2>步骤是数据库设计人员完成的,也可以用数据库设计工具协助设计人员完成;<3>

步骤一般由DBMS完成。


2.概念模型

定义: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独立于具体的计算机系统,通过各种概念来描述现实世界,涉及的概念包括实体,属性以及实体间的联系等。

概念模型属于信息世界的建模,E-R模型是这类模型的典型代表。

接下来介绍概念模型的一些基本概念:

(1)实体

   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并能相互区分的事务经过加工,抽象成信息世界的实体。例如学生,教材,或者课程,比赛等,都是可以的。

(2)属性

  现实世界中的事物都具有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在概念模型中通过与其对应的实体反应出来,称之为属性。例如学生这个实体,可以用学号,姓名,出生日期等属性来描述

  属性又可分为四种:属性值和属性域;简单属性和复杂属性;单值属性和多值属性;存储属性和派生属性。

(3)实体型

  实体具有型和值之分,用属性集合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称为实体型。

(4)实体集

  同一类型实体值的集合称为实体集。

(5)关键字(key,码)

  能够唯一标识实体的最小属性集。

(6)联系

  现实世界中国事物相互的联系在概念模型中放映为实体间的联系。

  联系可分为二元联系:一对一联系,一对多联系,多对多联系;一元联系;多元联系。

3.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的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各种DBMS都得基于某一种数据模型。

数据库领域中常用的数据模型主要要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半结构数据模型,面向对象数据模型等。

关系数据模型是目前最重要,使用最广的数据模型。(由于其数据结构建立在集合论中‘关系’这个数学概念基础之上,所以有着严格的数学基础;对关系的操作主要是数据查询和更新;需要满足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条件)

半结构化数据模型的数据是自描述的,数据结构易于修改和变化,适合异构数据集成和在Web上共享信息,体现在XML中。

目前,数据库系统两种非常重要而且很优秀的数据模型就是关系数据模型和半结构化数据模型。


本文章参考宋金玉 陈萍 陈刚 编著《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mr_police/article/details/80578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