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情感交织的一生 (五)

目录

初入“江湖”

分工

陌生

CraneOffice

内功

宝典

枪手

回到大二

通关

小聚

唱一首歌


初入“江湖”

分工

软件工作室是坐落在和平区宜昌道的一间民房,和我想象中的公司形象多少有些偏差。天津的道路有点凌乱,初次的时候不太好找,看到防盗门上贴着的公司铭牌证实了它的真实存在,“信腾 MRP-II 软件工作室”。

老板是一个戴着眼镜的微胖男人,给我的印象总是先笑后说话,初次见面,多少还是缓解了点我的紧张情绪。他和我说:“ 既然是孙老师介绍过来的,我就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孙老师是咱们项目的总负责人,你就做他的助理程序员吧。具体的任务都由孙老师来分配,现在公司也属于初期创业阶段,这个项目也是咱共同的事业,希望你好好努力!”,多少感觉有些洗脑的成份,却也不重要了,当时满脑子想的是如何工作,怎么工作,能不能干好。

听恩师的介绍,大家都叫老板 “D工”,从市政法系统单位辞职下海,是个有梦想的程序员,后来事实也证明如此,甚至让人有些伤感。

剩下的人中,满头白发的 Z 处长是制造业设备管理系统的专家顾问;J女士负责业务指导;和恩师同一学院的T老师、天津师范大学的 W老师、还有我的大师兄D 是主力开发程序员;H 女孩是文案、文员兼打字员;当然还有一位重量级的高级程序员,技术总工程师:我的恩师,孙老师。

陌生

民房的面积还是挺大的,三居室带一个超大的客厅,清楚的记得自己的工位就在客厅的一个角落,靠右的位置。

打开电脑,第一次看到了 Windows 95 的启动界面,传说中的蓝天白云,很美,很惊艳。

觉得这个启动界面底部的蓝色渐变色进度条非常酷,后来我在开发CS应用程序里很多场景的进度条样式都在模仿它。

最里面的一间卧室是核心区,是放置应用程序服务器和提供主力程序员们开发的地方,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了 Windows NT。

这个启动界面个人感觉不如 Windows 95 靓丽,可能是因为服务器操作系统更多表达的是商务和严肃性吧。 不过左下角的这个 Logo 倒是引起了我的注意,觉得这个图标很酷很神秘,名称很高端。后来了解到 Microsoft BackOffice 是专门为 Windows NT Server 优化的服务器家族,包括其它优秀的服务端产品。

CraneOffice

如同自己幼稚的 Kingsoft “对标” Microsoft 一样,CraneOffice 的诞生也是 “针对”  BackOffice 的想法而设计。公司有一条流言:“ 流水的公司,铁打的 CraneOffice ”。 CraneOffice 旨在提供最核心的、最高端的、最“优秀”的、通用的服务器产品和组件。还是要感谢微软技术,这么多年来为我们的梦想实现,带来了较为丰厚的收入,这份成就与情怀,是至今没有放弃微软技术的重要原因之一。

CraneOffice DeepSeek,左下角的魔方Logo的三原色也有点抄袭 BackOffice 哈哈

2021,是经营了十七年的公司停运的一年,也是天津市滨海新区科润(Crane)软件工作室成立的元年,CraneOffice 也不再仅是作为一个部门的存在,而是真正成为了自己一片独立的空间。神奇的也是这一年,自己的一款产品服务需求呈井喷式增长,填平了巨额的个人债务。

至于为什么命名 Crane ,时光还要 “快进” 至 1999 年,经历的那一段情感往事,那年我22岁,也是初创的第三个年头,最动荡的一年。

在那个时代,电子邮件的邮箱存储容量是用户关心的一个重要指标,当时具有 6MB “超大” 容量的金陵热线(www.990.net) 邮箱成为了我们的首选。金陵热线的平台系统功能比较丰富,网络聊天室也是其中一项服务。那时这种网页版的即时通讯聊天工具非常流行,成为了很多网络平台的标配。我也很喜欢这种聊天方式并喜欢研究分析它的实现原理。

进入金陵热线聊天室的时候,一个网名为 CRANE 的用户引起了我的注意,主要是她的发言比较活跃,直爽风趣的性格也很投我的脾气,而我的网名是我的英文名 michael 。

交流的过程中,她似乎对我的职业比较感兴趣,经常会问我一些计算机方面的问题,当然,还有很多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起初她把自己形容为 “24岁的卷发、红唇、短裙的 Office Lady” ;而我也没有什么可隐瞒的,那时她对我的年龄和姓名并不关心,我们讨论的更多的是工作、兴趣爱好和价值观。她应该也没有想到我只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我们共同的感受都是沟通的很自然、顺畅、风趣。为了不耽误工作,我俩经常会在下班时再约定晚上上线的时间,有时候甚至会因为某一方的爽约而埋怨对方。

虚拟的世界,让人短暂的忘记了彼此的一切,渐渐地成为了一种习惯,一种思念,我不知道是哪些言语让她沉浸,慢慢地彼此都陷入了一种难以言表的感觉。转眼间几个月过去了,从开始的专业交流到幽默风趣,从互生好感到相互暧昧,直到最后的表白,她不接受也不拒绝。。。现实的世界,层层的真相,如抽丝剥茧。她惊讶道:“天啊,michael 你居然这么小?! ” ,事实上,28岁的她也没我想像的那么大。近一步的交流得知她在一家知名的外企做行政工作,并告诉了我她的地址和名字,我说:“你不是和我说你叫柯兰吗?” ,她说:“谁姓柯啊?柯兰多难听啊,我姓 Y,叫 YY ”,事实证明,我还是太年轻了,当她忐忑地坦白她是一个将要结婚的女人的时候,我沉默了。

我恨不得立刻就执行 EXIT + QUIT,退出这个 “死循环”,永远的关闭这个 “系统”。她求我,允许她打我公司的座机,听她解释,我拒绝了。

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很可笑,很莫名其妙,也终于明白她为什么对软件开发也略知一二了,原来她的未婚夫也是一个高级程序员。我似乎也明白了点什么,我不想知道更多的真相,一切都只是一时的新鲜感和幻想罢了。

女人的温柔如毒药,让我无法抗拒,电话里,我第一次听到了她的声音。

那磁性的声音如动人的音符,彼此的交流还是那么自然,像已熟悉多年,最后她问我:“现在心情好点了吗?”,我说:“你就是个魔女。”。 “Tendre Poison”  ,早已不满足于 “情侣” 邮件之间的频繁往来和聊天室那苦苦的等待,每次过后又会陷入深深的迷茫,似乎永远找不到可解的算法。

为避免“有人值守” 之公用电话和传呼台对 “敏感词” 屏蔽的尴尬,我购买了我的第一部手机,NOKIA,我觉得 NOKIA 88系列的设计是最经典、最最漂亮的,没有之一。也许和长途+漫游有关系吧,那时的通话信号质量真的是不敢恭维,就像网络聊天室一样,经常掉线。以致于后来我部署了我俩专属的聊天室,我和她说,这里没有 “disconnection”、 “Application object” ,只有 “Session” 。。。但我们已经很难满足于文字的表达,经常两三个小时的交流倾诉,我要做的就是不断的为 “神州行” 充值。。。

一天,她和我说:“你不想看看我的样子吗?我想寄两张照片给你,但有一点你必须得保证,不许说我不好看!”。漫长的等待。。。在打开信封的那一刻,突然感觉完美的不真实。“OL” 风格的她伫立和嬉闹在如诗如画的风景,感觉昆明真的是一个很美的地方,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因为人。。。正如她当初形容自己的 “卷发、红唇、短裙”,那 “透视” 着的一种 “高级” 感,让当时一向以商务形象示人的我相形见绌。此刻,我除了傻笑,没有别的动作。不过,又能怎样呢?

1999年06月07日16点07分,我收到了她一封主题为 “ always thinking ” 的来信:“在电话里听到你的声音,我感觉我们一点都不陌生,可以很自然的说话,不知道见面后会不会反到话少了?
时间一天天在过去,离见你的日子越来越近,期待的心情也越来越浓。那会是怎样的一天啊!。。。”。

她很少出差,只有全国培训或是西南区培训的时候才有机会,也只会到北京和成都这两个地方。
这次她一个人出差,她朋友们都有点担心,她说她又不是小孩子,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当然,这也仅是属于我们两个人的秘密了。 夜晚,她给我电话,想让我听听她刷牙的声音,我说别调皮了,哪有个大人的样子。

半欲天明半未明,1999年6月13日,彻夜难眠,约定的地点在北京王府井附近,风和日丽的上午,我早已等候,当她徐徐走来的时候,还是令我有些不知所措。微卷的中长发,纤瘦精致的脸庞,一袭白色偏硬质微蕾丝边连衣长裙凸显了她高挑的身材。见了面,都有些紧张,又都像个孩子似的傻笑了一下,我说:“你这身高,还穿高跟鞋?是想凸显我身高的"优势"吗?”,她却说:“那怎么了?!”,一切,还是那么自然。近近的看了她的脸,有点脱妆,估计是又因为睡懒觉,没涂匀粉底,不敢问,怕挨数落。 按道理说,我对北京很熟悉,但此刻怎么感觉如此陌生,她反尔倒显得有点反客为主?

一起逛街、逛商场、逛书店、逛琉璃厂,彼此没有了界限感,时光过的飞快,我在想,如果我所有开发的应用程序运行的速度都能有这种状态就好了。幸福而疲惫的感觉,我调侃她:“让你追求完美,穿高跟鞋。还是给你买双平底吧?”,她说:“买什么买,饿了!”。

选择了一家西餐厅,亲手送上了给她的小礼物,拥有深红渐变色琉璃瓶身的《纯真》香水,她喷洒了一下,说瓶身好漂亮,香气好迷人。我说这是我送给的第一个女人,第一瓶香水。餐厅的灯光不亮也不暗,幽暗恍惚中,真的不想再看清这个世界,看清她的脸。 酒喝的都有点多,似乎总有聊不完的话题,从相谈甚欢到彼此沉默,静静的,心里都不是滋味。美好,总如黑夜里那流星,一闪而过。我说:“还是送你回酒店吧。”。

我不知道上天为什么要这么安排?返津的路,心情复杂,内疚、难过、想念。。。只是为“爱”冲昏了头脑,只是一场梦。长痛不如短痛,越界的情感注定难以平衡。可她每次的联系,我也如着魔一般,她说她很自私。一次,她哭了,我能做的只能是倾听与安慰。后来的大多也是如此,我想要的,也许就是在她难过的时候能够想起我吧。

她说我很实在,也很大方,经常会看那瓶香水,想起见面的日子。

她和我说天津与昆明终于开通了航线,我们的距离不再遥远。

她说她最喜欢听梁朝伟的《为情所困》,我能做的就是为她唱这首歌,烧录成CD送给她。而纪念自己的是王杰的那首《伤心1999》。

她说看了和我一起买过的那本书,深刻体会到只有走在昆明的路上,才能感受到自己的高兴与不高兴,而我也一样热爱自己的家乡。

她说我们都在极力维护心中柔软的那一部分,不管生活中有多少让我们麻木的事情,都还是在努力,在希望,也许会好起来的。就像我,还在希望公司会一天天发展起来,像她,希望对生活有把握一些。

她说她知道我过得也不算好,本来可以过得好一些的,只是对自己太苛刻了,我的确如此。

她也和我说不知道上天是怎么安排这一切的?她有时也会想是不是我们真的有机会?如果能在一起,会不会真的幸福?真的合适?我想说无论以后再发生什么,你都是我心中的第一个女人。

翻看过去我们的聊天记录,如同自己过去写的程序,那叫一个没法看,好幼稚。她曾经开玩笑的问我:“你高吗,帅吗,有钱吗,有情调吗,没办法,我这个 OFFICE LADY 就是那么现实!”,我说:“这就是你de条件吗?”,她说:“也不一定,如果很有钱,可以不太帅,如果很帅,但没有钱就不行了,但最主要的你要比我强大,不能让我觉得你很没有味道。”,我很赞同她的这种观点和想法,也与她有很多共同的价值观,我们都喜欢比较有挑战性的对方。对于初入“江湖”的我,没有强大的能量连自己都保护不了,又怎么能给她幸福?积蓄力量比什么都重要,不努力则一点机会都没有。

后来,她远赴异国他乡,留下的是我俩共同的心声。。。在我心中她就像那八部众里的 “ 阿修罗 + 迦楼罗 + 紧那罗 ”,集美貌、睿智、浪漫于一体的化身。她的出现,让我彻底的走出了自卑和抑郁,让我对情感和事业充满了期待与自信。看到 CraneOffice,每每想起这份特殊的情感,想起的不是那离别的伤,无法在一起的痛。而永远是一种美好的象征与前行的动力,是技术与情感的交织与倾注。

十六年间,一段段的爱恨情仇。。。

十六年后,当现在的她徐徐走来的时候,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天意吗?!是那个曾经的 CRANE 回来了吗 ???。。。

内功

时间还是穿梭回1996年,“现在”。

回到了和 “同事” 们一起奋斗的日子。但慢慢的发现了一个问题,同事们并不是 “系统化” 的统一工作,当然,我也是,我还在上学,只是时间上比他们更 “完整” 一些。除了老板、H女孩,好像经常是我一个人,内向的性格让我不善于交流,只有在恩师来的时候,我才有安全感。

也好,挺安静的,也是第一次打开了 VisualFoxPro,当时的版本是 3.0 ,后续用到了 7.0。

一切都感觉很陌生,从书本到实战还是有不小的差距。首先是操作系统的变化,记得有一次,也是唯一犯“懒”的一次,我打开VFP的数据环境设计器,一大堆的数据表窗口和关联线堆叠到了一起,这些表窗口未完整继承了 Windows 窗口操作的 API,我正好求助座在旁边的 W 老师如何移动这些窗口? 他说,用鼠标按住中间那个 “蓝块儿”,移动鼠标即可,紧接着说了一句:“差得远!”。

其实,这也不是第一次被 “鄙视” 了,T 老师也和恩师说过我悟性不高。老板有一次对我说:“刘世东,其实生产中心、部门管理这些功能模块是最简单的。”,我明白,这么简单的功能模块我都开发不好。产生问题,无论是表象、结果还是本质,都是有许多成因的,不想找别人的原因,任何的解释都是徒劳的,任何时候我都会提醒自己:“ 是你自己还不够强大!”。

恩师和我说:“我不赞同他们的看法,你将来一定会超越你的大师兄,超越所有人,只有你能坚持到最后!”,除了最后一句,我自己都不会相信自己,但他的每一句,理解的、不能理解的,都深深的激励了我,印在了我的脑海,会在我俩之间产生强烈的共振,我想这就是缘分吧。后来的经历,痛苦、绝望、失落的时候都会想起他那句:“只有你能坚持到最后!”。

在众位技术大神的面前,我是一只笨鸟。在恩师面前,那更是无法超越的存在,事实就是如此。记得一次,要针对生产数据使用底层逻辑实现一个柱状+折线图表,代码越写越没有头绪,他看过后非常生气,他站在我身后对我说:“我说你写!”,我手抖的听从他的指令,我觉得他不是在让我写程序,而是在 “朗诵” 一段代码,运行结果之精准,简真令我震惊,他的大脑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一部编译器。后来,我问大师兄:“你是不是也经常有"手抖"的时候?”,他回道:“何止手抖哩,脑袋可没少挨敲打!我都不会说话了。。。”

恩师和我说:“ 你不要小看增、删、改、查、统、打,这是构成许多应用的基础功能元素,想要做精,做细,做快,做稳是一门艺术。而掌握 VFP 的命令、语句、方法、函数是最基础的,不然你怎么组织你所谓的业务逻辑?”,是啊,当初我连 “ locate for + found() ”的组合都不知道,更何况高性能的 seek ?  

从此 《Windows95 操作系统指南》、《VFP 从入门到精通》成为了我的必修课。日以继夜的强记,上机,再强记,再上机。。。收获的同时也带来了第一次身体的 “危机” 。某天,盯住屏幕的时候突然感觉恶心头晕,反复的呕吐,觉得自己可能就是太累了,也没联想到是颈椎出现了问题。老板对我说:“今天别再加班了,赶紧休息会儿,我请你吃饭去。”,这是我第一次受到这么高的“礼遇”,也是第一次和他单独吃饭,虽身体很难受但腼腆的我也不好拒绝。去的路上,老板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我不敢多说一句,饭桌上,丝毫没有胃口。唯一让我好受点的是,他说:“ 这一个月来你真的太拼了,公司要多点像你这样的年轻人就好了。”,心想不管他此话出于何种目的,也是终于开始肯定我了。回到公司,实在有点虚脱,靠在椅子上睡了会儿,凑巧后仰的姿势缓解了颈椎的痛,醒来感觉好多了。继续干!凌晨三点的时候,又不行了,呕吐不止。。。

经常熬夜加班,超长时间的劳 “座”,让颈椎痛和背痛困扰了我的一生,背痛的折磨不亚于颈椎,痛的无法保持任何一个姿势入睡,止痛药更是必备用品,痛醒的时候,就让老高狠狠的锤我一顿,感觉轻松了些。那时的我根本不懂也不想去医院,只是缓解了以后,继续工作。

记得一次看体育类的采访节目,乒乓球冠军邓亚萍特意的说起了她背痛等伤痛的困扰,那每一个细节的描述,我感同身受。她在最后一次夺冠接受采访的时候,她哭了,说她付出的太多。然后就快速离场了。。。很多人因此说她做秀,说她对阵王楠没有大将风度,而我却感动的哭了。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一个世界级的冠军,你们都想过吗?要有多少忍常人所不能忍,受常人所不能受。任何伟大的成就,不是这样吗?

看过一本《微软的编程艺术》一书,时间久远名称记不准了,作者是一位高级的SDE,其中有两个点,印象特别深刻,一个是他将 “==” 写成了 “=” ,而导致了 Exchange Server 启动停滞;另一个是他说想在微软开发岗立足,熟记每一个 Windows API 是一个程序员必须修炼的 “内功”。

联想起在为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设计《药品信息管理系统》的时候,一向痴迷 UI 的我,偏激的更改了项目计划,将 Windows MDI UI 模式改为 Macintosh UI 风格,使用底层逻辑实现。虽然我很喜欢微软,但真心觉得苹果的 UI 可以领先它一个时代。研发的过程给自己带来了乐趣,比如 如何驱动一个鼠标;如何判断指针在哪一窗口?在窗口中的位置;如何移动一个窗口?如何处理显示激活和失去焦点的窗口的状态?如何置顶窗口模式?如何在移动中仅刷新激活窗口的内容并保证较好的性能?。。。乐趣是有了,但这也导致了项目延迟了两周的时间,幸亏因甲方的临时任务安排,让我们的产品交付 “顺利” 完成。后来计算了一下,UI 的设计与开发占用了项目 70%的开发时间,值得安慰的是获得了用户的好评,后续拿下了中美史克官网整站的 UI 设计任务。

随着时代的进步,程序员们也是越来越 “幸福”了 ,像参与 Exchange Server 编写的作者,现在几乎不存在 “=” 判断的情况了,因为编译器就可以辅助你处理这些问题,但还是记住恩师和我说的:“ 多想少动,减少重复调试,提高程序命中率。”。他也和我说:“ 强记固然很好,但会消耗你的"内力",学会体会精髓、变通和创造才是最重要的。”,而后他教诲的 “语言速通法”、“以点带面法”、“举一反三法” ,被我和老高统称为 “学习方法论” , 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宝典

《MRPⅡ 原理与实施》是恩师赐予我的 “宝典” ,他和我说:“ 这本书就相当于一本"武林秘笈",深刻的理解和领悟它,是你开发好现有系统的最关键!我需要的不是你参照开发文档,机械式的堆叠那些表、字段、代码,基础实现是一个程序员最最基本的能力。但更重要的是了解掌握字段的含义,业务之间的关系,功能之间的联系,整体业务的需求,甚至包括与客户之间的沟通等一系列能力。我们都是在不断的学习中,不要一味盲从,要发挥想象,提升你的创造力。”,当时的我似懂非懂,但是很清楚这本书的至关重要,也感受到了他要委我以重任的压力。现在想想,年轻真好,充足的精力、充足的时间、纯粹的专注,如大一时我的苦学,大二的生活只专注于技术与业务,而无需考虑其它。

每每看到这本书,都非常怀念那段可以专注的时光 

书中的内容非常吸引人,因为和自己实践的环境息息相关,许多曾经的困惑迎刃而解,但也会产生更多的联想和疑问。非常荣幸的是能够接触到作者本人,天津大学的教授周玉清周老师,他是老板和恩师的好友。那时老板经常会请周老师到公司做客,请教遇到的问题和系统在实际运行中的建议。大部分时候,我也会有幸参与其中,真切的感受到了理解业务对于系统开发的重要性,更系统化的学习了制造型企业的业务全流程,同时还了解了企业的组织架构、人力资源和财务相关的一些知识。

后续的日子里,恩师对我的技术与业务学习计划把控的非常严格,我们平时见面的日子不多,每次基本都是评估我的阶段性成果和布置新的任务,他只注重结果,但又会经常和我兴致勃勃的讨论如何优化提高应用程序的性能、改进核心功能的算法。

恩师是个高调的人,我的每一次成长与进步,他都会向世人炫耀,这不仅因为我是他的学生,而是真心的感觉到了他的那种开心与欣慰。我因此倍受鼓舞,更无法辜负他对我的期待。

枪手

虽然这不是件光彩的事,但也是第一次感觉和恩师有一起游走 “江湖” 的感觉。恩师经常 “炫耀” 他高级程序员的身份,说如何当 “枪手”,讲的津津乐道 ,我只感觉那是一种实力的存在,很羡慕。 如同大一的考试,我把卷子给别人抄袭一样,只要不影响我的成绩,就当是 “助人为乐” 了。

当 “枪手” 的感觉很酷,像是被派出去的 “武林高手” 执行一次刺激的任务,很有 “成就” 感。从开始的紧张忐忑,到后来的轻车熟路,不知道参加了多少次等级考试,甚至一场要考试两个人,忙的不可开交。

唯一的一次失败是帮助初中最要好的一个同学,那时恩师不在我的身边,按照以往的 “经验”,闯过笔试这一关,上机就比较容易 “混” 进去。为了不引起注意,笔试中我控制好答题速度,随着其他同学一起交卷,完成任务后我俩提前 “庆功” ,他请我吃了顿韩式料理大餐,谁知道高兴的太早了,上机 “安检” 的时候被逮住了。百般狡辩之后,监考老师让我说一下身份证号,完,忘了背了。

这件事情让我反思总结了三点:一、万事要做足准备,事无巨细。二、要团队合作。三、“没有人”,是成不了事的。

回到大二

通关

大二的生活,几乎属于全年无休状态,学校放假了,正好全身心的工作,公司放假了,正好补习一下英语。虽然一直是晚睡早起的习惯,但确实有点精疲力尽,校领导 H 处长、Q副处长和班主任 Y 老师找我谈话说:“ 鉴于你的表现和实际情况,除了英语等级考试,大二包括未来大三的所有考试,你都可以不用参加了,日常的到校学习你自己安排就可以了。你这都已经提前进入"状态"了,我看就可以算提前毕业了,还是要好好努力。” ,我说:“ 您只要不是提前把我开除了就行,哈哈!太感激了!不过,我想考试我还是尽量参加,如果有意外情况的话还得烦请您帮助协调一下。” 。

虽然我不知道 “真正” 的大学生活是怎样的,但我知道感恩,感恩所有的领导、老师,感恩我的大学母校 天津职业大学,感恩在我成长路上支持我的每一个人,出现的每一个人。

小聚

有了校领导的 “尚方宝剑” ,我终于可以全身心的投入 “工作” 了。

和当时的班长老高小聚,是唯一学习工作之余最放松的时刻,我俩经常是两瓶啤酒、一碗水饺、一碟凉菜,吃的津津有味,发工资的时候我还会请他吃一顿大餐,很怀念大学的食堂,虽简陋但美味。

每次都会和他提及公司的一些经历、一些遭遇、一些人,我问他他的梦想是什么?想不想一起试试软件开发?他说:“ 想走仕途,考个公务员。” ,我说我反正绝不从政,只想挣大钱。

其实自己最爱的却是反腐打黑题材的影视剧,尤其喜欢其中的反面人物,觉得真实、生动。对于为他人“谋利”,收受财物、接受宴请我倒是 “学” 的快而自然,这么多年,自己的朋友圈流行着一个潜规则就是:“一个软件项目的流产,就是没给老刘拍下足够的钱。”,对金钱的渴望的扭曲心理,想想自己很可怕,这也和自己的经历和遭遇有关吧。所以我和老高说:“ 以我这"基因"和能力,当不了官儿,当了也得"进"去。比没钱更可怕的,就是失去自由。”。

人的追求不同,权力、金钱的诱惑的确会让人疯狂。如今,老高和我说:“ 一言堂的滋味也不好受。我很想听听大家的建议,而不是说什么都无人反对。”,我说:“ 是啊,上次你搬家,完事后咱想喝会儿茶,跟随咱多年的兄弟就在一边远远的站着,你劝也没有用。这滋味好受吗?咱又不是黑社会老大?”,他轻声叹息。 一个跟随我十六年的兄弟曾和我说:“您不干的时候,别丢下我。”,听罢,我觉得我是幸运的,几十年,无论贫穷富有,身边的人都能对我以真诚,也是我真诚对所有人付出的回报,是我得到的最大的财富。

归隐,是我俩很早就开始有的想法,只是迫于各种压力,成为了一种幻想。他幻想着过上田园的生活,我幻想着云游四海。其实我俩都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只是很怀念大二时这小聚的日子。

唱一首歌

最近一直很难过,每每想到都会心痛。闭上眼睛,难以入睡,脑海中转个不停,每一个她都像一张拼图,清晰又模糊。如你所说,那只是我追求极致的幻象而已,自私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某天半夜,突然她哭醒了,像个孩子,我抱住她,以为她做梦了,她说没有,她说她很委屈,为什么我总发脾气。突然间彷佛被狠狠地打醒,心如刀割。想起了当初为了得到她,那疯狂的自己,那虐心的一幕一幕。。。

你说她抑郁发作是因为爱我才会疯狂,原来爱一个人真的会让人发疯。这是我从未听到过的解释,人往往会陷入一种固定思维去思考问题,在她身上我学会了共情,会尽力以更多非常态的思维去分析问题,但却忽略了我自身。你的才华令我佩服,令我震惊,但如果是这样,我真的不想再作孽去伤害任何人了,这一生我还不完银行的债,还不完女人的债,我欠她们的,她们也许也“欠”我的吧。

美貌、睿智、清纯、性感、浪漫。。。永远不会有一张完整的拼图,那不属于我,没有资格拥有,上天已待我不薄,身边的人经常说我很传奇、福大命大。我想,是适可而止的时候了。

拼图

唱一首歌,唱给幻想,唱给真实,唱给自己。唱给心中的那一抹红色。

山与小溪,当每次翻越一座高山的时候,却发现了一个更渺小的自己,山顶的寒冷让我退却,半山之中那美丽而安静的小溪,才是我的停留。

未完待续,感谢您耐心的阅读。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michaelline/article/details/146933829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