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勇气-读后感

文章目录

第一章 可恶 的 他人, 可怜 的 自己

教育的目的

教育 的 目标 是“ 自立”

阿 德 勒 心理学 认为, 人都 有极 力 逃脱 无力 状态 不断 追求 进步 的 需求, 也就是“ 优越性 追求”。 蹒跚 学步 的 婴儿 渐渐 可以 独立 行走, 掌握 语言 与 周围 人 进行 沟通 交流。也就是说, 人都 追求 自由, 追求 脱离 无力 而 不自 由 状态 之后 的“ 自立”。 这是 一种 根本 性的 需求。

教育 不是“ 干涉”, 而是“ 帮助” 其 自立。

这里 的“ 知识” 不仅 仅指 学问, 还包括 人如 何 幸福 生活 的“ 知识”。 也就是, 人 应该 如何 在 共同 体中 生活, 如何 与他 人 相处, 如何 才能 在 共同 体中 找到 自己的 位置; 认识“ 我”, 认识“ 你”, 了解 人的 本性, 理解 人的 理想 状态。 阿 德 勒 把这 种 知识 叫作“ 人格 知识”。

这种 人格 知识 无法 从 书本 上 获得, 只能 从 与他 人 交往 的 人际关系 实践中 学习。 在 这个 意义上, 可以说 有 众多 人 围绕 的 学校 比 家庭 更具 教育 价值。

阿德勒心理学的目标论

阿 德 勒 心理学 所提出 的 目标 吗? 行为 方面 的 目标 和 心理 方面 的 目标。 行为 方面 的 目标 有 以下 两点: (1) 自立。 (2) 与 社会 和谐 共处。

支撑 这种 行为 的 心理 方面 的 目标 也有 以下 两点: (1)“ 我有 能力” 的 意识。 (2)“ 人人 都是 我的 伙伴” 的 意识。

尊重所有的他人是人际交往的前提

所谓 尊重 就是“ 实事求是 地 看待 一个人”

无论是 亲子 关系 还是 公司 单位 的 人际关系, 这一 点在 所有 的 人际关系 中 都 一样。 首先, 父母 要 尊重 孩子, 上司 要 尊重 部下。“ 教 的 一方” 要 尊重“ 被 教 的 一方”。 没有 尊重 的 地方 无法 产生 良好 的 人际关系, 没有 良好 的 关系 就不能 顺畅 交流。

因为 最 根源 的 是要“ 尊重 人”。 并不 是指尊重 特定 的 他人, 而是 指 尊重 所有 的 他人, 包括 家人、 朋友、 擦肩而过 的 陌路 人, 甚至 是 素未 谋面 的 异 国人 等。

尊重 就是 实事求是 地 看待 一个人 并 认识到 其 独特 个性 的 能力”。

实事求是 地 去看 待 这个 世界上 独一无二 的、 不可 替代 的“ 那个人”。 并且, 弗 洛 姆 还 补充 说:“ 尊重 就是 要 努力 地 使对 方能 成长 和 发展 自己。”

不要 试图 改变 或者 操控 眼前 的 他人。 不 附加 任何 条件 地 去 认可“ 真实 的 那个人”。 这就 是最 好的 尊重。 并且, 假如 有人 能认 可“ 真实 的 自己”, 那个人 应该 也会 因此 获得 巨大 的 勇气。 可以说 尊重 也是“ 鼓励” 之 根源。

即使 你能 将其 带到 水边 也 无法 强迫 其 喝水。 不管 你是 多么 优秀 的 教育 者 都无 法 保证 他们 一定 会有 所 改变。 但是, 正 因为 无法 保证, 所以 才 需要 无条件 的 尊重。 首先 必须 从“ 你” 开始。 不 附加 任何 条件 也不 管 结果 如何 都要 踏出 最初 一步 的 是“ 你”。

尊重的第一步就是关心他人兴趣

关心他人兴趣:这是所有人际关系中都必需的尊重的具体的第一步。无论是公司里的人际关系还是恋人间的关系,抑或是国际关系,在各种关系中我们都需要对“他人兴趣”给予更多关心。

共鸣

共鸣:想象假如我拥有和此人一样的心灵和人生情况会如何?

共鸣是接近他人时的技术和态度.

阿德勒的目的论

阿德勒的目的论:在判定自己言行以及他人言行时,思考其背后所隐藏的“目的”。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基本主张。决定我们生活方式的并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处”的你自己

过去根本不存在

你的现在决定你的过去:我们这个世界根本不存在什么真正意义上的“过去”。只有根据千人千样的“现在”而被着色的各种各样的解释。因为我们的记忆有一个功能:不符合现在目的的事情会被抹掉.为了证明现在的我的正统性,其过去往往会被随意改写.

以后怎么做

三棱柱实验:我们既不需要谴责可恶的他人,也不需要倾诉可怜的自己,无论你再怎么大声倾诉,即时可以获得一时的安慰,但是也解决不了本质的问题.重要的是:以后怎么做?因为无论是谴责还是倾诉都不值得讨论.

第二章 为何要否定赏罚

既不可以批评,也不可以表扬

很多时候,孩子们只是不知道所以做错了事情.

大人们应该做的就只有一件事情;如果不知道,就要教给他。并且,在教的时候不需要责备性的语言。请不要忘记这个原则。因为那个人并不是在故意做坏事,只是不知道而已。

问题行为的目的是什么?

阿德勒心理学关注的是其背后隐藏的目的. 问题行为共分为五个阶段.

问题行为的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称赞的要求.

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陷阱,他们的目的始终只是获得表扬,进一步说就是在共同体中取得特权地位.他们并不是在做好事,只不过是在做能获得表扬的事情.并且,倘若得不到任何人的表扬和关注,这种努力就没有任何意义。如此一来,很快就会失去积极性。他们的生活方式(世界观)就是“如果没人表扬就不干好事”或者是“如果没人惩罚就干坏事.这个阶段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只因为想要成为周围人期待的好孩子,就去做一些作弊或者伪装之类的不良行为.

应该通过表示“尊重”的方式让他们明白即使不“特别”也有价值。具体怎么做?不是在他们做了“好事”的时候去关注,而是去关注他们日常生活中细微的言行。而且还要关注其“兴趣”,并产生共鸣。仅此而已。

第二个阶段是引起关注

好不容易做了“好事”却并未获得表扬,也没能够在班级中取得特权地位,或者原本就没有足够的勇气或耐性完成“能获得表扬的事”。此时,人就会想,“得不到表扬也没关系,反正我要与众不同。”

他们已经不再想要获得表扬了,只是考虑如何才能与众不同。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们的行为原理不是“办坏事”,而是“与众不同”。

想要在班级取得特权地位,想要在自己所属的共同体中获得明确的“位置”,这才是他们真正目的所在。

积极的孩子会通过破坏社会或学校的小规则,也就是通过“恶作剧”来博取关注。比如上课捣乱、捉弄老师、纠缠不休等。他们绝不会真正地触怒大人们,班级里逗笑的人也有不少会得到老师或朋友的喜爱。

另外,消极的孩子们会表现出学习能力极其低下、丢三落四、爱哭等一些行为特征,希望以此来获得关注。也就是企图通过扮演无能来引起关注、获得特别的地位.

比起自己的存在被无视,被批评要好得多。即使通过被批评的形式也想自己的存在被认可并取得特别地位,这就是他们的愿望。

处于第二个阶段的孩子们其实活得很简单,也不太难对付。我们只需要通过“尊重”的方式告诉他们,其本身就很有价值,并不需要非常特别.

第三个阶段是权力争斗

不服从任何人,反复挑衅,发起挑战,企图通过挑战胜利来炫耀自己的“力量”,并以此获得特权地位。这是相当厉害的一个阶段。

简而言之就是“反抗”。用脏话来谩骂、挑衅父母或老师,有的脾气暴躁、行为粗鲁,有些甚至去抽烟、偷盗,满不在乎地破坏规则。

另一方面,消极的孩子们会通过“不顺从”来发起权力争斗,无论再怎么被严加训斥依然拒绝学习知识或者技能,坚决无视大人们的话。他们也并非特别不想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必要,只是想通过坚决不顺从来证明自己的“力量”。

错误的做法:很多父母或老师此时都会拿起“愤怒球拍”打过去“斥责之球”。但是,这样做就上了他们的当,只能是“和对方站在同一个球场上”。他们会兴高采烈地打回下一个“反抗之球”,并在心中窃喜自己发起的连续对打拉开了帷幕。

正确的做法:如果是触犯了法律的问题就需要依法处理。但是,当发现不涉及法律问题的权力争斗时,一定要立即退出他们的“球场”首先应该做的事情仅此而已。请一定要清楚一点,斥责自不必说,即使表现出生气的表情也等于站在了权力争斗的球场之上

第四个阶段:复仇

下定决心挑起了权力争斗却并未成功,既没有取得胜利也没有获得特权地位,没能得到对方的回应,败兴而退。像这样战败的人一旦退下阵去就会策划“复仇”。

向没有认可这个无可替代的“我”的人复仇,向不爱“我”的人复仇,进行爱的复仇

称赞的要求、引起关注以及权力争斗,这些都是“希望更加尊重我”的渴望爱的心情的体现。但是,当发现这种爱的欲望无法实现的时候,人就会转而寻求“憎恶”

寻求憎恶的目的是什么呢?哲人:已经知道对方不会爱我,既然如此,那就索性憎恶我吧,在憎恶的感情中关注我。就是这么一种心理。

哲人:是的。比如那些在第三阶段反抗父母或老师,发起“权力争斗”的孩子们,他们有可能成为班级中了不起的英雄,挑战权威、挑战大人的勇气受到同学称赞。但是,进入“复仇”阶段的孩子们不会受到任何人的称赞。父母或老师自不必说,甚至也会被同学憎恶、害怕,进而渐渐陷入孤立之境。即使如此,他们依然想要通过“被憎恶”这一点与大家建立联系。

进入复仇阶段的孩子们并不选择正面作战。他们的目标不是“坏事”,而是反复做“对方讨厌的事”

简单说来,所谓的跟踪狂行为就是典型的复仇,是针对不爱自己的人进行的爱的复仇。那些跟踪狂们十分清楚对方很讨厌自己的这种行为。也知道根本不可能借此发展什么良好关系。即使如此,他们依然企图通过“憎恶”或者“嫌弃”来想办法建立某种联系。

自残行为或者自闭症在阿德勒心理学看来也是“复仇”的一环,他们是通过伤害自己或者贬损自己的价值来控诉“我变成这样都是你的错”。当然,父母会十分担心并且万分痛心。如此一来,对孩子们来说,复仇就成功了。

如果你的班里出了这样的学生,那么你能做的事根本没有。他们的目的就是“向你复仇”,你越想插手去管,他们就越认为找到了复仇的机会,继而进一步升级不良言行。这种情况下只能求助于完全没有利害关系的第三方,也就是说只能依靠其他教师或者是学校以外的人,比如我们这样的专业人员。

第五个阶段:证明无能

哲人:是的,在这里请您试着把它当成自己的事情来考虑。为了被人当成“特别的存在”来对待,之前可谓想方设法、绞尽脑汁,但都没有成功。父母、老师、同学,大家对自己甚至连憎恶的感情都没有。无论是班级里还是家庭中,都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青年:应该会马上放弃吧,因为无论做什么也得不到认可,那就会不再做任何努力吧。

哲人:但是,父母或老师依然大力劝说你好好学习,而且关于你在学校的表现及朋友关系,他们也事事介入。当然,他们这都是为了帮助你。

青年:真是多余的关心啊!这些事如果能做到的话,我早就去做了。真希望他们不要什么都管啊!

哲人:你这种想法得不到理解,周围的人都希望你能更加努力,他们认为只要去做就能办到,希望通过自己的督促来让你有所改变。

青年:可对我来说,这种期待是一种很大的麻烦!真希望能够解放出来。

哲人:……是的,正是“不要再对我有所期待”这样的想法导致了“证明无能”行为的产生。

青年:也就是告诉周围的人“因为我很无能,所以不要再对我有所期待”?

哲人:是的,对人生绝望,打心底里厌恶自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并且,为了避免再次体会这种绝望就去逃避一切课题。向周围人表明,“因为我如此无能,所以不要给我任何课题,我根本没有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青年:为了不再受伤?哲人:是的。与其认为“也许能办到”而致力其中结果却失败,还不如一开始就认定“不可能办到”而放弃更加轻松。因为这样做不用担心再次受到打击。

青年:……哎,哎呀,心情倒是可以理解。

哲人:所以,他们就会想尽办法证明自己有多么无能。赤裸裸地装傻,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再简单的课题也不愿去做。不久,连他们自己都深信“自己是个傻瓜”

哲人:倘若能够通过语言表达出来,那应该还只是自嘲。真正进入第五个阶段的孩子们在装傻的过程中有时甚至会被怀疑患了精神疾病。**他们往往主动放弃一切,不去从事任何课题也不对事物做任何思考。并且,他们总是厌世性地拒绝一切课题.

青年:如何与这样的孩子接触呢?

哲人:他们的愿望就是“不要对我有任何期待”或者“不要管我”,进一步说也就是“请放弃我”。父母或老师越想插手去管,他们就越会用更加极端的方式“证明无能”。遗憾的是你根本束手无策,或许只能求助于专家。但是,帮助那些已经开始证明无能的孩子们,这对于专家来说也是相当困难的任务。

有罚便无罪吗?

以上五种阶段都根源于一个目的----归属感,也就是确保自己在共同体中的特别地位.

批评这一手段在教育上没有任何效果.因为如果“批评”这种手段在教育上有效的话,那么最多是开始的时候批评几次,之后问题行为应该不会再发生才对。为什么会“总是”发火呢?

以暴力为名的交流

发怒和训斥同义

你厌烦了用语言与学生们交流,继而想通过批评直截了当地令他们屈服。以发怒为武器,拿着责骂之枪,拔出权威之刀,这其实是作为教育者既不成熟又非常愚蠢的行为

面对孩子们的问题行为,父母或教育者应该做什么呢?阿德勒说“要放弃法官的立场”。你并未被赋予裁判的特权,维护法律和秩序不是你的工作

阿德勒说“发怒是使人和人之间变得疏远的感情”

自己的人生,可以由自己选择

父母以及教育者往往对孩子们过于干涉、过于保护,结果就培养出了任何事都要等待他人指示的“自己什么也决定不了的孩子”。最终培养出的人即使年龄上成为大人,内心依然是个孩子,没有他们的指示什么也做不了。如此一来,根本谈不上什么自立。

孩子们遇到挫折的时候,特别是给他人带来麻烦的时候,你自然也会被追究责任。作为教育者的责任、作为监督者的责任、如果是父母那就是作为父母的责任。是这样吧?青年:是的,那是当然。哲人:如何才能回避这种责任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支配孩子,不允许他们冒险,只让其走无灾无难、不会受伤的路,尽可能将置于自己掌控之中。其实,这样做并不是担心孩子,一切都是为了保全自身

让学生说出“多亏了先生才能毕业”或者“多亏了先生才能及格”之类的话的教育者,在真正意义的教育上是失败的,必须令学生们感到他们是靠自己的力量做到了这一切。

幸福的本质是“奉献精神”。如果你希望获得学生们的感谢,期待他们说出“多亏老师了”之类的话……那最终将会妨碍学生们自立。请一定记住这一点。

比如,孩子们问你“我可以去朋友那里玩吗”?这时候,有的父母就会回答说“当然可以”,并附加上“做完作业之后吧”之类的条件。或者,也有的父母会直接禁止孩子去玩。这都是将孩子置于“依存”或“无责任”地位的行为。父母不可以这样,而应该告诉孩子“这事你可以自己决定”。告诉他自己的人生、日常的行为一切都得由自己决定。并且,假如有做出决定时需要的材料——比如知识或经验——那就要提供给他们。这才是教育者应有的态度。

孩子们失败的时候,也许你确实会被问责。但是,这并不是关乎自己人生的责任,真正要承担责任的只有孩子自己,所以出现了“课题分离”这一思想主张,也就是“最终要承担某种选择导致的后果的人是谁”之类的想法。并未处于承担最终责任的你不可以介入他人的课题。

青年:你是说对孩子放任不管?哲人:不是。尊重孩子们自己的决断,并帮助其做出决断。并且,告诉孩子自己随时可以为其提供帮助,并在不太近但又可以随时提供帮助的距离上守护他们。即使他们自己做出的决断以失败告终,孩子们也学到了“自己的人生可以由自己选择”这个道理

第三章 由竞争原理到协作原理

“表扬是‘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做出的评价’, 其目的是‘操纵’。”因此,不可以进行表扬.

为什么要在教育现场贯彻“不可以表扬”这一原则呢?为什么明明通过表扬会令有些孩子非常开心并取得进步,但却不可以进行表扬呢?通过表扬,你要承担什么样的风险呢?

褒奖带来竞争

见他人得到表扬就会心生愤懑,自己得到表扬则会自鸣得意,如何才能比周围的人更早更多地获得表扬呢?或者说,如何才能独占领导的宠爱呢?如此,共同体就会被以褒奖为目标的竞争原理所支配。

将孩子们置于竞争原理之下,迫使其与他人进行竞争的时候,你认为会发生什么呢?所谓竞争对手也就是“敌人”。不久,孩子们就会形成“他人都是敌人”或者“人人都在找机会陷害我,绝不可大意”之类的生活方式(世界观).

共同体的病

你可以把人生看成一场马拉松比赛,竞争对手就在自己旁边一起奔跑。这本身是一种激励和鼓舞,所以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一旦你产生“战胜”竞争对手的想法,事情就完全变了。

最初“跑完”或“跑快”的目的转而变成了“战胜这个人”的目的,原本应该是盟友的竞争对手变成了应该打倒的敌人……并且,围绕着胜利的策略应运而生,有时甚至会演变为妨害或者不正当行为。即使比赛结束后,也无法心平气和地祝福竞争对手的胜利,深受嫉妒或自卑之苦。

有竞争的地方就会产生策略,甚至滋生不正当行为。没必要战胜任何人,只要能够走完全程不就可以了吗?

为了防止这种事态发生,组织必须贯彻既无赏罚又无竞争的真正的民主。请一定记住:企图通过赏罚操纵别人的教育是最背离民主的态度。

首先,争夺胜利或名次的竞争原理自然而然地会发展为“纵向关系”。因为,一旦产生胜者和败者,就会产生相应的上下关系。另一方面,贯彻阿德勒心理学所提倡的“横向关系”的是协作原理。不与任何人竞争,也不存在胜负。与他人之间即使存在知识、经验或能力的差异也没有关系,与学业成绩、工作成果没有关系,所有人一律平等并且尽力与他人协作,这样建立起来的共同体才有意义

人生始于不完美

首先,我们人类在孩童时代毫无例外地都抱着自卑感生活。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大前提。人类恐怕是唯一一种身体发育比心理成长慢一步的生物。其他生物心理和身体的成长速度一般都保持一致,唯有人类是心理先成长、身体发育却相对滞后。结果,人类的孩子们就会为心理上“想做的事”和肉体上“能做的事”之间的差距而苦恼。有些事情对于周围的大人们来说能够做到,但自己却做不到。经历了这种无力感,进一步说就是经历了“自己的不完美”之后的孩子们原则上来说肯定会感到自卑。当然,并不是孩子们作为人“不完美”,只是身体的发育赶不上心理的成长。但是,大人们只看身体方面的条件,往往把他们“当孩子对待”,根本不去理会孩子们的心理。如此一来,孩子们自然就会深受自卑之苦。因为,明明心理和大人没什么区别,但作为人的价值却得不到认可。但是,这也不全是坏事。这种自卑感并非不利条件,它常常会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

如果人可以像马一样驰骋,那就不会发明出马车,也不会发明出汽车。如果人可以像鸟一样在空中翱翔,那飞机也就不会被发明出来。如果人有北极熊那样的毛皮,就不会发明出防寒服。如果人可以像海豚一样擅长游泳,那肯定也就不会有船和指南针的出现。

自我认同的勇气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类最具根源性的需求是“归属感”。也就是说,不想孤立,想要真实地感到“可以在这里”。因为,孤立首先会导致社会性死亡,不久还会导致生物性死亡。

那么,怎样才能获得归属感呢?就是在共同体中取得特别地位,不要“泯然众人”

通过表扬来满足认同需求,是根本无法体会到真正的价值的. 因为认同根本没有尽头。获得他人的表扬和认同,借此也许可以体会到瞬间的“价值”;但是,如此获得的喜悦终归是依赖于外部作用。这无异于带发条装置的玩偶,没人给上发条自己根本动不了。

只有被表扬才能体会到幸福的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瞬间也在追求“更多的表扬”。这样的人就被置于了“依存”的地位,过着永远索求、永不满足的生活

唯有一个办法——不去寻求他人的认同,按照自己的意思自我认同。

让他人来决定“我”的价值,这是依存。另一方面,“我”的价值由自己来决定,这叫“自立”。幸福生活在哪里,答案很明确了。决定你自身价值的不是别人

错误的观念:正因为我们无法树立自信,所以我们才需要他人的认同.

恐怕这是缺乏“做普通人的勇气”吧。保持本色即可,即使成不了“特别”存在,即使不够优秀,也依然有你的位置。要接受平凡的自己,接受作为“芸芸大众”的自己

不要从“与他人不同”方面寻求价值,而是从“保持自我”方面寻求价值,这才是真正的个性。不认可“真正的自我”,一味地与他人进行比较,盲目地突出“不同”,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生活方式。

问题行为是在针对你

阿德勒心理学将人的一切言行都放在人际关系中进行思考。例如,假如有人陷入割腕之类的自残行为的时候,阿德勒并不认为其行为是无所针对的。伤害自己是为了针对某人,这就像是问题行为中的“复仇”一样。也就是说,一切言行都有其针对的“对象”。

另一方面,你班里的学生们在家庭中表现如何,不在那个家庭里的我们根本不可能了解。但是,他们恐怕不可能与在学校的时候完全一样。因为,给父母看的面孔、给老师看的面孔、给朋友看的面孔、给前辈或后辈看的面孔,这些完全相同的人根本不存在。

哪个学生戴上“给你看的面孔”的面具的时候,他就是针对“你”才反复做出问题行为。根本不是父母的问题,完全是出自你和学生之间关系的问题。

青年:与家庭教育没有任何关系吗?!哲人:这“无法了解”而且“不能干涉”。总之,他们现在是针对你体现出“妨碍这个老师的课”或者“无视这个老师布置的作业”之类的决心。当然,也有虽然在学校里反复做出问题行为却决心“在父母面前做个好孩子”的情况。这是针对你的行为,所以首先必须由你来进行阻止.

为什么人会想成为救世主

总结一下之前的观点:

青年:我来整理一下咱们目前的讨论。首先,不可以批评孩子。因为批评是一种破坏相互“尊重”的行为,发怒或斥责是一种低成本、不成熟、暴力性的交流手段。是这样吧?

哲人:是的。

青年:并且,也不可以表扬。表扬会令共同体中滋生竞争,让孩子们形成“他人是敌人”的生活方式

哲人:正是如此。

青年:并且,批评或表扬,也就是赏罚,会妨碍孩子“自立”。因为赏罚是企图将孩子置于自己的支配之下,依靠这种方式的大人内心害怕孩子“自立”。

哲人:希望孩子永远是孩子,因此就用赏罚这种形式来束缚孩子,准备一些“都是为你着想”或者“全是因为担心你”之类的理由企图让孩子永远停留在未成年状态……大人们的这种态度根本不存在尊重,也无法建立良好的关系

青年:不仅如此,阿德勒还否定“认同需求”,主张把追求他人认同换作自我认同。

哲人:是的,这是一个应该从自立角度进行考虑的问题。

青年:我明白,**“自立”就是用自己的手决定自己的价值。另一方面,希望由他人来决定自己价值的态度,也就是认同需求只是一种“依存”。**可以这么说吧?

哲人:是的。听到自立这个词,有人往往只从经济角度去考虑。但是,即使十岁的孩子也能够自立,也有人即使到了五六十岁依然无法自立。自立是精神问题

想要通过拯救他人使自己获救,通过扮演一种救世主的角色来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这是无法消除自卑感的人常常会陷入的优越情结的一种形态,一般被称为“弥赛亚情结”。它是一种想要成为弥赛亚也就是他人的救世主的心理性反常。

教育不是工作而是交友

第四章 付出,然后才有收获

一切快乐也都是人际关系的快乐

如果 一切 烦恼 都 源于 人际关系 的 话, 是否 只要 切断 与他 人之 间的 关系 就可以 呢? 是否 只要 远离 他人, 闷 在 自己 房 间里 就可以 呢? 不是 这样, 完全 不是, 因为 人的 快乐 也 源于 人际关系。“ 独自 生存 在 宇宙” 中的 人 没有 烦恼 但也 没有 快乐, 且 将会 度过 极其 乏味 的 一生。 阿 德 勒 所说 的“ 一切 烦恼 都是 人际关系 的 烦恼” 这句话 背后 也 隐含 着“一切 快乐 也都 是 人际关系 的 快乐” 这一 幸福 定义。

是“ 信任”, 还是“ 信赖”?

那 也就是 相信“ 信任 这个 人的 自己”。 因为, 如果 对 自己的 判断 没有 自信, 那就 一定 会要 求 担保。 所以 说, 只有 信赖 自己 才能 信赖 他人.

工作 关系 是“ 信任” 关系, 而 交友 关系 则是“ 信赖” 关系。

工作 关系 是 伴随 着 某些 利害 或者 外在 要素 的 附带 条件 的 关系。 例如, 因为 碰巧 在 同一个 公司, 所以 要 互相协作。 虽然 人格 方面 相互 并不 喜欢, 但 因为 是 客户 所以 要 保持 关系, 而且 也 相互 提供 帮助。 但是, 离开 了 工作 之后 根本 不想 继续 保持 关系。 这就 是由 工作 利害 结成 的“ 信任” 关系。 不管 个人 是否 愿意, 都 必须 保持 关系。

另一方面, 交友 根本 不存在“ 必须 和 这个 人 交友 的 理由”。 既不 存在 利害, 也 不是 受 外界 要素 制约 的 关系。 它是 一种 由“ 喜欢 这个 人” 之类 的 内在 动机 结成 的 关系。 如果 借用 你 刚才 说的 话 来讲, 那就 是 相信“ 那个人 本身”, 而 不是 他所 具备 的“ 条件”。 交友 显然 是“ 信赖” 关系。

为什么“ 工作” 会 成为 人生 的 课题

哲人: 总之, 人类 不可以 单独 生存. 我们 应该 劳动、 协作、 贡献。并且, 为了 与他 人 进行“ 分工”, 就必须 相信 别人。 与 不信任 的 对象, 根本 无法 协作。

也就是说, 为了 生存 需要 分工, 为了 分工 需要 相互“ 信任”。 并且, 也 无可 选择。 我们 不能 独自 生存, 也 无法 选择 不信任, 必须 建立 关系……别人。 因为与 不信任 的 对象, 根本 无法 协作。

职业 不分 贵贱

如果 站在 分工 这一 观点 上 考虑, 职业 不分 贵贱。 国家元首、 企业 老板、 农民、 工人 或者是 一般 不被 认为是 职业 的 专职 主妇, 一切 工作 都是“ 共同 体中 必须 有人 去做 的 事情”, 只是 我们 分工 不同 而已。

关于 分工, 阿 德 勒 这么 说,“ 人的 价值 由 如何 完成 共同 体中 自己 被 分配 的 分工 任务 来 决定。” 也就是说, 决定 人 价值 的 不是“ 从事 什么样 的 工作”,而是“ 以什么 样 的 态度 致力” 于 自己的 工作。

青年: 如何 致力?

哲人: 例如, 你 辞去 图书 管理员 的 工作, 选择 了 教育 者 之路。 现在, 眼前 有 几十 名学 生, 你 感觉 自己 掌握 着 他们的 人生, 感觉 自己 从事 了 极其 重大 并且 有益于 社会 的 工作。 或许 甚至 还会 认为 教育 就是 一切, 其他 职业 都是 微不足道 的 小事。 但是, 从 共同体 整体 来 考虑 的 话, 无论是 图书管理 员 还是 初中 教师 亦或 是 其他 各种各样 的 工作, 一切 都是“ 共同 体中 必须 有人 去做 的 事情”, 并不 分 优劣。 假如 有 优劣 的 话, 也 只是 致力于 工作 的 态度。

青年: 何为“ 致力于 工作 的 态度”?!

哲人: 原则 上, 分工 关系 中 很 重视 每个 人的“ 能力”。 例如, 企业 录用 员工 时 也会 以 能力 高低 为 判断 基准。 这 并没有 错。 但是, 分工 之后 的 人物 评价 或者 关系 状况 就不 会 仅仅 以 能力 进行 判断, 此时 更加 重要的 是“ 是否 愿意 与 这个 人 一起 工作”。 因为, 如果 双方 不愿意 一起 工作, 就很 难 相互 帮助

决定“ 是否 愿意 与 这个 人 一起 工作” 或者“ 这个 人 遇到 麻烦 时, 是否 愿意 帮他” 的 最大 要素 就是 那个 人的 诚实 和 致力于 工作 的 态度

我们 的 共同体 中有“ 各种各样 的 工作”, 所以 需要 从事 各种 工作 的 人, 这种 多样性 正是 丰富 性 所在。 如果 是 没有 价值 的 工作, 就不 需要 任何人 去做, 很快 就会 被 淘汰。 一份 工作 没有 被 淘汰 而 依然 存在, 这就 说明 其 具有 一定 的 价值

最 危险 的 就是 提出 何为 善 何为 恶 之类 并不 明朗 的“ 正义”。 醉心 于 正义 的 人无 法 认同 异于 自己的 价值观, 最终 往往 会 发展 为“ 正义 的 干涉”。 而这 种 干涉 的 结果 就是 自由 被 剥夺、 整齐 划一 的 乏味 社会

重要的 是“ 如何 利用 被 给予 的 东西”

重要的 不是 被 给予 了 什么, 而是 如何 去 利用 被 给予 的 东西” 这句话。 无论 什么样 的对象, 都可以 去“ 尊重” 去“ 信赖”。 因为 这 并非 由 环境 或 对象 所 左右, 而是 取决于 你自己 的 决心。

你有几个挚友?

主动“信赖”

质疑那个人的思想信条或者是他说的话。独立思考,保留自己的想法,这并不是什么坏事,而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在这个基础上应该做的是即使那个人撒了谎,也依然相信撒了谎的那个人.

信赖他人,这并不是盲信一切的被动行为,真正的信赖是彻彻底底的能动行为.

不信赖孩子的父母会处处提醒孩子。如此一来,即使他们的话有道理,孩子们也不愿意听。反而,越是有道理的话孩子越想排斥。为什么会排斥呢?因为父母根本不关注自己,也不信任自己,只是一味地说教。

不管你是否信赖我,我都信赖你,继续信赖。这就是“无条件”的意思

人与人永远无法互相理解

也就是说,不仅仅是爱邻人,还要像爱自己一样去爱。如果不能爱自己也就无法爱他人,如果不能信赖自己也就无法信赖他人。请你这样理解这句话。你之所以一直说“无法信赖他人”其实是因为你不能彻底信赖自己。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并不是因为“喜欢自己”才只关注自己。事实恰恰相反,正因为无法接纳真实的自己,内心充满不安,所以才只关心自己

关于他人也是一样。比如,人想起闹翻的恋人之时,往往很长时间内脑海中浮现的净是对方讨厌的地方。这是因为你想要令自己认为“分开真好”,其实也证明了自己依然没有真正下定决心。如果不对自己说“分开真好”,心就会再次动摇,请你想一想这样的阶段。

另一方面,如果可以平静地想起昔日恋人的优点,那就意味着你已经不需要特意去讨厌,已经从对那个人的感情中解脱出来了……总之,问题不在于“喜欢还是讨厌对方”,而在于“是否喜欢现在的自己”。

**你还没有做到真正喜欢自己,所以你才无法信赖他人,也无法信赖学生并与之建立交友关系。**正因为如此,你才想要通过工作获得归属感,想要通过在工作方面有所成就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青年:那又有什么不好呢?!通过工作获得认同,也就是被社会认同!

哲人:不对。原则上说来,通过工作获得认同的是你的“功能”,而不是“你”。如果有一个“功能”更好的人出现,周围的人就会转向他。这就是市场原理、竞争原理。结果,你总是无法摆脱竞争旋涡,也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归属感。

青年:那么,怎么做才能获得真正的归属感呢?!

哲人:“信赖”他人,建立交友关系,只有这一个办法。我们如果仅仅是投身于工作的话,根本无法获得幸福。

青年:哎呀,这太奇怪了。但是,如果以“课题分离”为前提来考虑的话,我们与他人之间就会永远无法理解吧?

哲人:当然,我们根本不可能完全“理解”对方的想法。去相信作为“无法理解的存在”的他人,这就是信赖。正因为我们人类是无法互相理解的存在,所以才只能选择信赖

人生要经历“平凡日常”的考验

阿德勒心理学的 原理 中的 原则 是“ 重要的 不是 被 给予 了 什么, 而是 如何 去 利用 被 给予 的 东西”。

必须 有人 开始。 即使 别人 不合作, 那 也 与你 无关。 我的 意见 就是 这样。 应该 由 你 开始, 不用 去 考虑 别人 是否 合作。” 这是 被问 到 共同体 感觉 实效 性 时 阿 德 勒 的 回答。

青年: 世界 会 因为 我的 一步 而 改变 吗?

哲人: 可能 会 改变, 也可能 不会 改变。 但是, 现在 不必 考虑 结果 如何。 你 能做 的 就 只有 去 信赖 最亲近 的 人。 人类 并非 只有 在 遇到 考试、 就职 或 结婚 之类 具有 象征 意义 的 人生 大事 的 时候 才 需要 面对 考验 及 决断。对于 我们 来说, 平凡 的 日常生活 也是 一种 考验, 在“ 此时此刻” 的 日常 中 也需 要做 出 许许多多 的 重大 决断。 逃避 这些 考验 的 人 根本 无法 获得 真正 的 幸福。在 讨论 天下大事 之前, 请 首先 去 关心 自己的 邻人, 关注 平凡 日常 中的 人际关系。 我们 能做 的 仅此而已。

付出, 然后 才有 收获

只有 付出 才能 有收获, 不能 坐等“ 收获”, 不能 成为 心灵 的 乞丐…… 这是 继“ 工作” 和“ 交友” 之后 人际关系 方面 又一个 非常重 要的 观点。

第五 章 选择 爱的 人生

爱 并非“ 被动 坠入”

青年: 那么, 爱 是什么 呢?

哲人: 爱 需要 培养 起来。 如果 仅仅是“ 被动 坠入” 的 爱, 那 谁都 可以 做到。 这样 的 事情 不值得 称为 人生 课题。 正 因为 它 需要 在 意志力 的 作用 下 从无到有 慢慢 培养 起来, 所以 爱的 课题 才 非常 困难。

从“ 被爱 的 方法” 到“ 爱的 方法”

爱 是“ 由 两个 人 共同 完成 的 课题”

变换 人生 的“ 主语”

阿 德 勒 关于 幸福 的 结论, 也就是“ 幸福 即 贡献 感”。

哲人: 阿 德 勒 说过: 我们 都是 只有 在 感到“ 我对 某人有用” 的 时候 才能 够 体会 到 自己的 价值。 体会 到 自己的 价值 之后, 才能 获得“ 可以 在这里” 之类 的 归属 感。 另一方面, 我们 无法 知道 自己的 行为 是否 真的 对 别人 有用, 即使 眼前 的 人 表现 得 非常 高兴, 原则 上 我们 也不 可能 知道 他是 否 真的 高兴。 在此 就 出现 了“ 贡献 感” 这个 词。 如果 我们 拥有“ 我对 别人 有用” 之类 的 主观 感觉 也就是 贡献 感, 这就 足够 了。 没有 必要 再继续 寻求 依据, 从 贡献 感 中 寻找 幸福, 从 贡献 感 中 获得 喜悦。 我们 通过 工作 关系 可以 感受 到 自己 对 别人 有用, 我们 通过 交友 关系 可以 感受 到 自己 对 别人 有用, 如果 是 这样, 幸福 就在 其中。

分工 的 根本 原理 是“ 我的 幸福”, 也就是 利己 心。 彻底 追求“我的 幸福” 的 结果 就是 给 别人 带来 幸福, 分工 关系 成立, 可以 说是 健全 的 利益 交换 发挥 作用。

另一方面, 使 交友 关系 成立 的 是“ 你的 幸福”。 对于 对方, 不需要 担保 或 抵押, 无条件 地 信赖。 这里 并不 存在 利益 交换 的 想法, 通过 一味 信赖、 一味 给予 的 利他 态度, 交友 关系 才会 产生

既不 是 利己 地 追求“ 我的 幸福”, 也不 是 利他 地 期望“ 你的 幸福”, 而是 建立 不可分 割 的“ 我们 的 幸福”。 这 就是 爱。

阿 德 勒 提 出了 比“ 我” 或“ 你” 更高 一级 的“ 我们”。 关于 人生 的 所有 选择, 都 遵循 这一 顺序。 既不 优先 考虑“ 我” 的 幸福, 也不 只是 满足“ 你” 的 幸福, 只有“ 我们” 两个 人都 幸福 才有 意义。“ 由 两个 人 共同 完成 的 课题” 就是 这么回事。

自立 就是 摆脱“ 自我”

爱 是“ 由 两个 人 共同 完成 的 课题”, 通过 爱 让 两 个人 过 上 幸福 生活。 那么, 为什么 爱 可以 带来 幸福 呢? 一言以蔽 之, 因为 爱 就是 从“ 自我” 中 解放 出来。

孩童 时代 的 我们 通过“ 脆弱” 支配 大 人们。

曾经 他们 生活 在 有求必应 的 黄金时代。 于是, 他们 中有 人 依然 认为: 只要 一直 哭闹、 充分 抗议、 拒绝 合作, 就能 够 再次 得到 想要 的 东西。 他们 并不 把 人生 和 社会 看作 一个 整体, 而是 只 聚焦 于 自己的 个人 利益。”

选择 他们 这种 生活方式 的 并不 仅仅是 孩子, 很多 大人 也 试图 以 自己的 脆弱 或 不幸、 伤痛、 不得 志 以及 精神 创伤 为“ 武器” 来 控制 他人, 想要 让他 人 担心、 束缚 他人 言行、 支配 他人。

阿 德 勒 把这 种 大人 称为“ 被 惯坏 的 孩子”, 并 严厉 批判 这种 生活方式( 世界观)。

他们 认为 哭 可以 了事, 还 认为 摆出 自己的 伤痛 就可以 免罪。 并且, 他们 还将 强者 看作“ 恶”, 并 企图 把 脆弱 的 自己 扮成“ 善”! 如果 按照 这些 人的 逻辑, 我们 根本 不可以 变得 强大! 因为, 变 强大 就 意味着 把 灵魂 出卖 给 恶魔, 陷入“ 恶” 中!!

哲人: 所有人 都是 从 几乎 过剩 的“ 自我 中 心性” 出发,若非 如此 就 无法 生存。 但是, 我们 不能 总是 君临“ 世界 中心”, 必须 与世 界 和解, 明白 自己 是 世界 的 一部分…… 如果 能理解 这些, 今天 反复 谈论 的“ 自立” 一 词 的 意思 也就 会 迎刃而解。

哲人: 自立 就是“ 脱离 自我 中 心性”。

哲人: 正 因为 如此, 阿 德 勒 才 把 共同体 感觉 叫作“ social interest”, 并称 其为 对 社会 的 关心、 对 他人 的 关心。 我们 必须 脱离 顽固 的 自我 中 心性, 放弃 做“ 世界 中心”, 必须 摆脱“ 自我”, 必须 摆脱 被 娇惯 的 孩子 时代 的 生活方式。

人 可以 改变, 可以 改变 生活方式, 可以 改变 世界观 或 人生观。 而 爱 就 是将“ 我” 这一 人生 主语 变成“ 我们”。 我们 通过 爱 从“ 自我” 中 解放 出来, 实现 自立, 在 真正 意义上 接纳 世界

懂得 爱 之后, 人生 的 主语 就会 变成“ 我们”, 这是 人生 新的 开始。 仅仅 开始 于 两个 人的“ 我们” 很快 就会 扩展到 整个 共同体 乃至 整个 人类。

爱 究竟 指向“ 谁”

自立 既不 是 经济 方面 的 问题 也不 是 就业 方面 的 问题, 而是 对待 人生 的 态度、 生活方式 的 问题…… 今后 你也 一定 会下 定 决心 去 爱 某个 人, 那时候 就能 告别 孩童 时代 的 生活方式, 实现 真正 的 自立。 因为, 我们 通过 爱 他人 能 渐渐 成熟 起来

怎样 才能 夺得 父 母的 爱

你 被 认同 需求 所 束缚, 活着 只 考虑 如何 被他 人爱 或者 怎样 获得 他人 的 认同, 就连 自己 选择 的 教育 者 这条 路 或许 也是 以“ 获得 他人 认同” 为 目的 的“ 他人 希望 的 我” 的 人生。

要想 摆脱 被 给予 的 爱的 支配, 只能 拥有 自己的 爱。 主动 去 爱, 既不 是 等待 被爱 也不 是 等待 命运 安排, 而是 按照 自己的 意志 去 爱 某个 人。 唯有 如此。

人们 害怕“ 去 爱”

不管 对方 如何 看 自己, 只是 去 爱, 投身 爱 中。

你 还 无法 爱 自己, 做不到 尊重 自己、 信赖 自己。 因此, 你就 会 认为 在 爱的 关系 中“ 肯定 会 受伤” 或“ 一定 会 伤心”, 认为 不可 能有 人爱 这样 的 自己。

哲人: 我没 什么 优点, 所以, 无法 与 任何人 建立 爱的 关系, 不能 涉足 没有 担保 的 爱…… 这种 想法 是 典型的 自卑 情结, 因为 这 是把 自己的 自卑感 当作 不解 决 课题 的 借口

分离 课题。 爱 是你 的 课题, 但是, 对方 如何 回应 你的 爱, 那是 他人 的 课题, 你 根本 无法 掌 控。 你 能做 的 唯有 分离 课题, 自己 先 去 爱

哲人: 结果, 你 只 关注“ 这个 人 是否 爱 我?” 看似 是在 关注 对方, 其 实是 只 关注 自己。 谁 会 爱 这种 一直 持 观望 态度 的 你 呢? 如果 说 有 满足 我们 这种 自我 中心 需求 的 人, 那 或许 只有 父母。 因为, 父 母的 爱, 特别是 母亲 的 爱 完全 是 无条件 的。

那个“ 黄金时代” 已经 结束 了。 并且, 世界 也不 是你 的 母亲。 你 必须 正视 并 更新 自己 隐含 的 孩童 时代 的 生活方式, 不可以 被动 等待 爱 自己的 人 出现。

不存在命中注定的人

无论 什么样 的 独裁者 都无 法 强迫 别人 尊重 自己, 在 尊重 关系 中, 只能 自己 主动 去 尊重 别人。 归根结底, 无论 对方 态度 如何, 自己 能做 的 仅此而已。而且爱也不能强求.

无论是 恋爱 还是 人生 其他 一切 事情, 阿 德 勒 根本 不 认可“ 命中注定 的 人”。

为什么 很多人 在 恋爱 中 追求“ 命中注定 的 人” 呢? 为什么 对 结婚 对象 抱着 浪漫 的 幻想 呢? 关于 其中 的 理由, 阿 德 勒 认为是“ 为了 排除 一切 候选人”。

所以, 没有 足够 的 勇气 涉足“ 关系” 的 人 会 怎么 做 呢? 沉 迷于“ 命中注定 的 人” 这一 幻想 之中…… 好比 现在 的 你 这样。明明 值得 爱的 人 就在 眼前, 但却 找 各种 理由 退却, 说 什么“ 不是 这个 人”, 并 自欺欺人 地 认为“ 一定 还有 更 理想、 更 完美、 更有 缘分 的 人”。 根本 不想 进一步 发展 关系, 亲手 排除 一切 候选人。 青年:…… 不…… 不是。 哲人: 就 这样, 通过 设定 一个 过大 的、 根本 不存在 的 理想 来 回避 与 现实 的 人 交往, 这才 是 感叹“ 没有 邂逅” 的 人的 真实 面目。并且 活在 幻想 之中。 你 认为 幸福 会 不请 自来, 常常 在想:“ 虽然 现在 幸福 还没有 到来, 但 只要 遇到 命中注定 的 人, 一切 都会 好起来。”

爱即决断

很多人 都是 感觉 与 某人 的 相遇 是“ 命运 安排”, 然后 凭着 直觉 决定 结婚。 但这 并不是 冥冥 中 被 安排 好的 命运, 而 仅仅是 自己 决心“ 相信 是 命运 安排”。

弗 洛 姆 说:“ 爱 某个 人 并非 单单 出于 激烈 感情, 这是 一种 决心、 决断、 约定。”

相遇 的 形式 如何 都无 所谓。 如果 下定 决心 从此 建立 真正 的 爱, 面对“ 由 两个 人 完成 的 课题”, 那么, 我们 与 任何人 之间 都有 可能 产生 爱。

阿 德 勒 心理学 否定 一切决定论,排斥命运论,根本 不存在“ 命中注定 的 人”, 我们 不可以 被动 等待 那个人 出现。 被动 等待 的 话, 什么 都不 会 改变。 这一 原则 必须 坚持。

但是, 当 我们 回顾 与 伴侣 一起 走过 来的 漫长岁月 时, 往往 会 感觉 是“ 命运 的 安排”。 这里 所说 的 命运 并不是 冥冥 中 被 安排 好的 东西, 也不 是 偶然 降临 的 东西, 而是 由 两个 人的 努力 慢慢 构建 起来 的 东西。

命运 靠 自己的 手 创造 出来。我们 绝不 可以 成为 命运 的 仆人, 必须做 命运 的 主人。 不是 去 追求 命中注定 的 人, 而是 建立 起 可以 称得上 命运 的 关系。

青年: 但是, 具体 怎么 做 呢?! 哲人: 跳舞。 不去 想 未知 的 将来 也不 去 考虑 根本 不存在 的 命运, 只是 与 眼前 的 伴侣 一起 舞动“ 现在”。

阿 德 勒 认为 舞蹈 是“ 由 两个 人 共同 完成 的 游戏”, 他也 广泛 地 向 孩子们 推荐。 爱情 和 婚姻 正如 两个 人 一起 跳的 舞蹈, 不去 想 将会 走向 何处, 牵 着 对方 的 手, 关注 今天 的 幸福 与 此时此刻 的 感动, 不停 旋转 不停 律 动。 你们 跳动 过来 的 长长 的 舞蹈 轨迹, 人们 就会 称 其为“ 命运”。

你 应该 做 的 只有 一 件事: 牵起 身边 人的 手, 尽情 尽力 地 去 跳舞。 命运 由此 开始。

重新 选择 生活方式

只想“ 轻松” 或者“ 快乐” 地 活着 的 人 即使 能够得到 短暂 的 快乐, 也 无法 获得 真正 的 幸福。 我们 只有 通过 爱他 人 才能 从 自我 中 心性 中 解放 出来, 只有 通过 爱他 人才 能 实现 自立。 并且, 只有 通过 爱他 人才 能 找到 共同体 感觉。

本来, 人的 存在 本身 就 会对 某些人 有贡献。 不是 看得见 的“ 行为”, 而是 通过 自己的“ 存在” 做着 贡献。 根本 没 必要 做 什么 特别 的 事情。

如果 懂得 爱 并以“ 我们” 为主 语 活着, 事情 就会 发生 变化。 你就 会 感受 到 仅仅 活着 就可以 互相 贡献, 包括 全人类 在内 的“ 我们”。

保持 单纯

致 将要 创造 新时代 的 朋友们

无论 时代 怎么 变, 人们 的 烦恼 不 会变…… 请你 记住, 我们 所 拥有 的 时间 很 有限。 然后, 既然 时间 有限, 那么 所有 人际关系 的 成立 都是 以“ 分别” 为 前提。 这 话 并不是 虚无主义, 现实 就是 我们 为了 分别 而 相遇。

我们 能做 的 事情 也许 就 只有 一件。 在 所有 的 相遇 与 人际关系 中, 不断 朝着“ 最佳 分别” 努力。 唯有 如此。

不断 付出 努力, 以便 有朝一日 分别 的 时候, 可以 无憾 地说“ 与 这个 人 相遇、 一起 度过 的 日子 很对 很值得”。 无论是 在与 学生 们 之间 的 关系 中 还是 在与 父母 之间 的 关系 中, 以及 与 爱人 之间 的 关系 中, 都是 如此。

例如, 假设 你 现在 与 父母 之间 的 关系 突然 终止, 或者 是与 学生 们 之间 的 关系、 与 朋友 之间 的 关系 突然 终止, 你 能够 把 它 当作“ 最佳 分别” 平静 接受 吗?

那么, 你 只能 今后 努力 建立 起 可以 做到 这一点 的 关系,“ 认真 活在 当下” 就是 这个 意思。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kaihuishang666/article/details/106483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