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关键技术---扰码

原文出处: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17106b0100hdgn.html

扰码概念

扰码(Scrambling codes) 就是用一个伪随机码序列对扩频码进行相乘,对信号进行加密。WCDMA中利用扩频码和扰码来减少多用户之间干扰,通过加扰后将本小区信号改造成对其他小区更像白噪声,目的是使干扰随机化,而加密功能相对来说是次要的。

WCDMA信道化码和扰码作用
WCDMA中要分上行和下行链路来考虑,但不管是上行还是下行,扰码用于区分发射机,信道化码用于区分发射信道。
上行链路:用扰码区分同一RNC下不同的用户(手机是发射机);用信道化码区分物理数据信道(DPDCH)和控制信道(DPCCH);
下行链路:用扰码区别不同的小区(基站是发射机);用信道化码区分同一小区中不同的用户(物理信道);

扰码的基本原理
整个扩频(spreading)的过程分为信道化(channelization)和加扰(scrambling)两个部分,第一种称为信道化码(Channelization code),第二种称为扰码(Scrambling code)。


WCDMA系统辅助同步码组有多少个?每个小区能分配多少个同步码组序列?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540083233041297547.html

WCDMA的扰码规划的原则是:网络中有重叠覆盖的小区不能拥有相同的主扰码。由上所述:扰码的规划可以是基于扰码组或基于所有不同主扰码的基础上进行的扰码规划。基于所有不同扰码的基础上规划扰码就是只要满足复用距离的条件下,把512个主扰码分配给各个小区。而基于扰码组的规划是对每个基站分配一个不同的扰码组,每个基站中的不同扇区则在这个扰码组8个不同的扰码中选择进行分配。这两种分配方法的不同之处是:由小区搜索过程可知,基于扰码组的规划方法中,基站中不同扇区的主同步码P-SCH序列和辅同步码S-SCH序列是相同的。而基于所有不同扰码的基础上规划,基站各个不同扇区的扰码属于不同的扰码组,主同步码P-SCH序列是相同的,而辅同步码S-SCH序列是不同的。由此可见:基于扰码组的规划方法比基于所有不同扰码规划方法要方便、简单,在提供移动台搜索小区上更加快速,灵活。所以一般扰码的规划是在主扰码组的基础上进行规划。
备注:为了使移动台尽快的搜索到小区、与邻区建立同步,从而达到允许快速切换的目的。这就要求小区和它的邻区扰码应该属于尽可能少的扰码组,因为每多解调一个扰码组,就需要额外的20ms时间!
在WCDMA 系统中,上行链路扰码用于区分不同移动用户,所采用的扰码序列可分为短扰码和长扰码。由25阶生成多项式产生的长扰码截短为10ms 的帧长度,包含38400 个码片,速率为3.84 Mchip/s;短扰码的长度为256个码片。上行链路中的扰码个数有几百万个,所以在上行链路方向上不必规划码资源。移动台上行链路的扰码是在建立连接时,由RNC 负责分配的,所以对于RNC 而言,每个RNC 都有一定的扰码范围。在下行链路,扰码的功能是用于区分不同的小区,扰码序列也是采用和上行链路一样的Gold 序列作为长码,共有218-1=262,143 个,但不使用短码。为了缩短移动台搜索小区的时间,下行链路的主扰码限制为512 个,分成64 组。每个小区仅分配一个主扰码,一般所讲的扰码规划就是指下行扰码的规划。通常下行链路的扰码规划是由网络规划软件来完成的。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OpenSourceSDR/article/details/78229565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