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傅里叶到小波 2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poisonchry/article/details/80896471

关于连续傅里叶公式的推导

在上一篇《从傅里叶到小波 1》中已经给出了欧拉公式的推导和三角函数和的表达式,虽然三角函数和就是傅里叶公式的表达形式,但是数学家们还是嫌这样的表达式过于累赘,于是试图偷懒,通过将实数平面的三角函数和投影到复平面,简化计算公式。

三角函数和:

f ( t ) = A 0 + k = 1 n A k ( a k c o s 2 π k t + b k s i n 2 π k t )

欧拉公式:

e i x = c o s x + i s i n x

在某些教科书中, A 0 a 0 2 代表,并且它们给出了一个不令人信服的推导,这里 a 0 2 的含义,主要应用在电子、电气专业上,被称为“直流分量”,因为实际生活中的电信号是正弦波(由交流电发电机导致),所以电子电气专业里,电信号的表示为:直流分量 + 正弦信号叠加。

由此,我们通过欧拉公式,将三角函数的和,映射到复平面,于是得到如下表达式:

f ( t ) = k = n n C k e 2 π i k t

因为在复平面,复数存在共轭关系, C ( x , y ) = x + i y , C ( x , y ) ¯ = x i y | C ( x , y ) | = | C ( x , y ) ¯ | ,为了完整表示实数平面内三角级数的加和,在复平面的范围变成了 [ n , n ]

复数共轭

至此,我们获得了以指数 e 为基的傅立叶级数的表达式,对比三角级数的表达式,我们可以发现 C k 中包含了振幅信息,相位信息,还有频率信息。但是如果假设我们已经获得了 f ( t ) 函数,如何求解 C k 呢?

首先从等式的基本定义出发, f ( t ) = C n e 2 π i ( n ) t + C n + 1 e 2 π i ( n + 1 ) t +

所以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数学形式:

C m e 2 π i m t = f ( t ) k m C k e 2 π i k t

两边求 e 2 π i m t ,于是可以得到:

C m = f ( t ) e 2 π i m t k m C k e 2 π i ( k m ) t

为了求解公式,我们对公式两侧的数学表达式进行求积分:

C m d t = f ( t ) e 2 π i m t d t k m C k e 2 π i ( k m ) t d t

由于计算的周期已经从 [ π , π ] 通过 2 π t 变为了 [ 0 , 1 ] ,所以

0 1 C m d t = 0 1 f ( t ) e 2 π i m t d t 0 1 k m C k e 2 π i ( k m ) t d t

对上式分别求积分,于是:

0 1 C m d t = C m

展开 0 1 k m C k e 2 π i ( k m ) t d t ,对每一项 0 1 C k e 2 π i ( k m ) t d t 单独求积分,于是

0 1 C k e 2 π i ( k m ) t d t = C k 2 π i ( k m ) e 2 π i ( k m ) t | 0 1

= C k 2 π i ( k m ) ( e 2 π i ( k m ) e 0 )

k m

C k 2 π i ( k m ) ( e 2 π i ( k m ) e 0 ) = C k 2 π i ( k m ) 0

于是,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表达式

C k = 0 1 f ( t ) e 2 π i k t d t

结合上面推导的表达式,我们得到傅里叶级数的正、逆表达式 C k = 0 1 f ( t ) e 2 π i k t d t f ( t ) = k = n n C k e 2 π i k t

关于正交性

由三角函数的推导,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结果:

π π 1 1 d t = 2 π

π π c o s ( n t ) s i n ( m t ) d t = { 0 , m n π , m = n

π π c o s ( n t ) c o s ( m t ) d t = { 0 , m n π , m = n

π π s i n ( n t ) s i n ( m t ) d t = { 0 , m n π , m = n

正交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通过正交性我们可以求解出三角级数的参数。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poisonchry/article/details/80896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