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屌丝程序员的青春(一二零)

    35岁已经老了,多数企业不愿意招35岁以上的员工也不无道理。

    1.收入很高,这是激励的积累。虽然每年加薪不多,但年头多了加薪的幅度也蛮可观,这就是大公司所说的“胜者为王”

    2.激情下降,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能十年如一日激情投入工作的人很少,能做到的都是劳模

    3.学习能力下降,虽然持续学习才能延长自己的职业寿命,但是很少有人能一直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4.家庭拖累,这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段,谁都得经过

    5.倚老卖老,阻碍新生力量

    看着年轻人飞速的成长,年长的有危机感,很少有人能泰然处之,眼看着自己被淘汰掉。这些问题在35岁以上的老员工中绝对不是个别现象。

    “职场35岁现象”不独在华为存在,华为的欧美日韩竞争对手也都有。华为以裁撤老员工来应对的做法,却不是竞争对手们都可以做到的。日韩企业就不用说了,到现在为止也是终身雇佣制。欧美也不可能,欧美的工会会毫不留情的拒绝企业的这种做法。2008年金融危机时美国三大汽车企业陷入困境,汽车行业工会也没同意三大车企的裁员计划。

    华为是中国公司中的皇冠,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骄傲,是为数不多的在高技术领域战胜国外强手企业。但是,如果这些成绩和优势是建立在裁撤老员工抛弃负担的基础上,那我们就需要考虑值不值了。

    华为的竞争对手们是跟员工一起来度过中年危机的。日韩式的终身雇佣制就不说了,欧美大公司也有很多措施:

    1.欧美企业一般不鼓励抛家舍业式的疯狂工作态度,因为这样的状态很难长期保持。欧美企业不鼓励加班,休假多,这些在我们看来是懒惰表现的措施,却能很好的长期保持员工的工作热情。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1182205 查看本文章

    2.欧美企业很重视员工的培训,注重员工的长期职业规划。员工随着为公司服务的年限增长,自己的工作技能也在不断提高。能积极接受企业培养的老员工都是企业的财富而不是负担。

    3.欧美企业鼓励员工轮岗,一则可以更全面的了解公司的业务,更好的增加自己的技能,更好的做好自己的工作;二则可以保持新鲜感和工作的激情,使员工有持续工作的动力。

    把员工当成机器来使用,榨干员工的精力和技能后当鸡肋一样抛弃,这样杀鸡取卵的做法跟包工头没什么区别。这样的做法对增加企业的长久的竞争力、对提高我们民族产业的长久竞争力其害处会逐步显现。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tanga842428/article/details/80410445